咨询服务热线:0372-3650650 15137230050
导航
首页 > 模拟试题> 新超越每日一练:单选题50道

新超越每日一练:单选题50道

发布:xcy浏览:6296次

新超越教育魔鬼训练营

单选题专项训练

安阳新超越:招教、特岗笔试、面试培训。地址:安阳市豫北图书大厦六楼605.

招教刷题QQ群:173208577.     招教刷题微信:15137230050

1.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擁动(   ),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 去产能、去库存、去増速、降成本、补短板

B.去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C.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税牧、补短板

D.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社保

2.随着(   )的建设,郑州将成为双十字铁枢纽。

A合高铁  B徐高鉄  C南高铁  D.郑宁高铁

3.《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第十三个五年规的建议》是中共河南省委(   )审议通过的

A.九届八次全会  B.九届九次全会  C.九届十次全会 D.九届十一次全会

4.格塞尔双生子爬楼的实验说明了(   

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

D.教有的重要性

5.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要实现,其主要途径是(   

A,口耳相传    B.教育    C.文字     D.媒体

6.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7.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8.苏格拉底的“产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  D.系统性原则

9,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治教育      D.说理教育

10.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2.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段    D.全校

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   )来最有效地组织敦学,

A.学生     B.教学目标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5.将学习过程视为“闻一见一知一行”的学者是(   

A,老子B荀子C.孔子D苏伯尔

16.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林”字,这是(   

A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7.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重,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9.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断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0.下列选项中眼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21.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实矛盾是(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2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23,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4.“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大学)    B.《学记》    C.《论语》     D.《孟子》

25.儿重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

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单选题专项训练答案

1.【答察】B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是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答案】B随着郑徐高铁的建设,郑州将成为双十字铁路枢纽

3.【答案】D。《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中共河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

4.【答案】B。解析: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教育要速循个体的发展顺序。

5.【答案】B。解析:教育是科学技术传递的主要途径

6.【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杜威坚持个人本位论

7.【答案】B。解析: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是指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并受满法律规定的教育年限,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和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诸如听课、作业等权利。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的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因此,答察为B

8,【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素、自己得出结论,体现的是启发式教学原则

9.【答案】B。解析:奖惩是中小学品德评价的一种方式

10.【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11.【答案】A。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款育者,在班级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中心环节便是组织和培养一个比较完整的班集体,确立班级目标,建立班级领导。

12.【答案】B。解析: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单位

13.【答案】A。解析: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4.【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

15.【答案)B.解析:荀子将学习过程分为“闻、见、知、行”四个步骤

16,【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垂直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17.【答案】A,解析: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18.【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19.【答案】B.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影响

20.【答案】A。解析:人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则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等。

21.【答案】D,解析:题干是典型的双趋冲突

22.【答案】A。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当时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23.【答案】A,解析:双轨制是历史上学校制度的一种类型,与“单轨制”相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时,存在这种学校制度类型。

24.【答案】D。解析:“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孟子》,

25.【答案】B,解析:如果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发展期,是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故反映了不平衡性特点。


新超越教育魔鬼训练营

单选题专项训练

1.为逐步实现河南省所有省辖市、县(市、区)移动带网络全覆盖,需要积极进(   )建设

A宽带河南    B宽带中原   C网络河    D中原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4创新    绿色  开放  

B创新  协调  绿  开放  

C创新  协调  绿色  改革  

D创新  协调  生态  开放  共享

3.中原城市群“一极三周八带”空间格局中的一极是指(  )

A汴洛一体化        B郑洛新自主创新区

C郑州都市区          D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紧密圈、合作

4.科学技木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数育的(  

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发作用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的是(   

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教育应当建立在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数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以下哪个特点?(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教育的途径?(   

A.社区   B.校外机构    C.大众传媒    D.课外兴题小组

10.“道之所存,师之所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角色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A,学生运用精加工略巩固知识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

12.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    

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体化

1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生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4.(   )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于适

应紧急情况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  C.沉思     D.冲动

1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6.学生只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18.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 

C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19,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      D.杨贤江

2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次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

2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2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3.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体地说,(  )

主要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

A.教育的目的          B教育的领导权

C.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的方针政

24.《学记》中提出的“施而不孙,而不修”的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5.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单选题专项训练答案

1.【答案】B.为步实现河南省所有省辖市、县(市、区)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要积极推进宽带中原建设

2.【答案】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答案】C.中原城市群“一极三圈八轴带”空间格局中的一极是指知州都市区

4.【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首要作用是动力作用。

5.【答案】D.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贯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起教设施和相关制度,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明显属于教育制度的范畴;少年宫是各级政府投资建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专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实现国民教育的目的,因此也属于广义的教育制度的范

6.【答案】A.解析: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定的启示作用

7.【答案】B。解析: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8.【答案】D,解析:考查教育多元化的含义

9.【答案】D。解析:课外兴趣小组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0.【答案】C.解折:引自韩愈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传道者的角色,教师担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11.【答案】D,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调控,“遇到难点即停”就是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

12.【答案】B。解析: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13.【答案】C。解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指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14.【答案】A。解析: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场依存型的学生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场独立型的学生,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沉思型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根据题意,此类学生应属于场依存型。

15.【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6.【答案】A。解析:这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

17.【答案】C.解析:题干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

18.【答案】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获得长者的费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9.【答案】C。解析: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

20.【答案】B。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1.【答案】B。解析:“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让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

22.【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不同。教育目的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特点的反映,体现着这一发展的时代特征。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都是主观层面的,不可作为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3答案】A。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并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4.【答案】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

学生不按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因此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循序渐进原则

25.【答案】A。解析:教师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意见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策略